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24时区时间对照表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24时区时间对照表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24个时区对应的时间。?
世界上共有24个时区,每个时区相差1小时。格林威治标准时间(GMT)是世界上的基准时间。东12区和西12区都是最极端的时区,与GMT相差12小时。当GMT为下午12点时,东12区为晚上12点,而西12区为上午12点。具体来说,东1区比GMT晚1小时,东2区比GMT晚2小时,以此类推。在中国,北京时间是东八区,比GMT晚8小时。因此,当GMT为上午8点时,北京时间是下午4点。了解不同时区的时间差是很有用的,特别是在全球化的时代,人们需要处理跨国业务或与不同国家的人交流。
以下是24个时区对应的时间:
1. 阿纳德尔群岛时间(UTC-12:00)
2. 夏威夷-阿留申标准时间(UTC-10:00)
3. 阿拉斯加标准时间(UTC-9:00)
4. 太平洋标准时间(UTC-8:00)
5. 山地标准时间(UTC-7:00)
6. 中部标准时间(UTC-6:00)
7. 东部标准时间(UTC-5:00)
8. 大西洋标准时间(UTC-4:00)
9. 巴西利亚时间(UTC-3:00)
地球上24个时区是怎么划分的?
为统一时间,国际上***用每隔经度15°,划分一个时区的方法,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。其中以0°经线为中央经线的时区为中时区(也称零时区),向东到180°依次为东一区至东十二区,向西到180°为西一区至西十二区,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各跨经度7.5°,均为半时区。
因地球自西向东自转,从零时区向东,每增加一个时区,时间增加1小时,向西每增加一个时区,时间减少1小时。西十二区比东十二区在时间上少24时。
向左转|向右转
扩展资料
一、时区的由来
为了照顾到各地区的使用方便,又使其他地方的人容易将本地的时间换算到别的地方时间上去。有关国际会议决定将地球表面按经线从东到西,划成一个个区域,并且规定相邻区域的时间相差1小时。在同一区域内的东端和西端的人看到太阳升起的时间最多相差不过1小时。
当人们跨过一个区域,就将自己的时钟校正1小时(向西减1小时,向东加1小时),跨过几个区域就加或减几小时。这样使用起来就很方便。现今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。由于实用上常常1个国家,或1个省份同时跨着2个或更多时区,为了照顾到行政上的方便,常将1个国家或1个省份划在一起。
二、时区划分中的日期变更线
1、自然界线不断变化,即0点所在的经线,由于地球不停自转,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不停自东向西交替,其速度大约每小时西移15个经度。自西向东过0点所在经线,日期要加一天,自东向西过0点所在经线,日期要减一天。
全球按经度分为24个时区,每区各占经度15°。以本初子午线(0度经线)为中央经线的时区为零时区(西经7.5—东经7.5为零时区),由零时区向东、西各分12区,东、西12区都是半时区(东经172.5——西经172.5),共同使用180°经线的地方时。
如果有地球仪的话,建议看看地球仪,上面画的有,而且看着地球仪理解的更深刻。
24个时区是怎样划分的?
结论:全球共有24个时区,每个时区的划分是基于经度线的整数倍,每个时区相差一个小时。
解释原因:地球自转一周为24小时,经度线上每隔15度就相差一个小时。因此,将地球按照经度线每隔15度划分成24个时区是十分合理的。
内容延伸:时间每隔一个小时变化一次,在经度线上每隔15度就有一个时区变化,东面时区的时间比西面时区的时间早一个小时。每个时区的名称也有一定的规律,以GMT(格林威治标准时间)为基准,向东第一个时区为东一区,依次类推,直到西十二区,然后从西一区开始向西命名。
具体步骤:24个时区的划分如下:
东十二区:IDL(国际日变线)以东12个时区,跨越180°经线,并划分为东经
177.5度至180度和西经180度至172.5度两个时区。此时,所在时段比GMT快12小时。
东十一区至东一区:依次向东经度增加,时间比前一时区快一个小时,所在时段从GMT快11小时到GMT快1小时。
零时区:西经7.5度至7.5度之间的经线。所在时段比GMT快2小时。
西一区至西十二区:依次向西经度增加,时间比前一时区慢一个小时,所在时段从GMT慢1小时到GMT慢12小时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24时区时间对照表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24时区时间对照表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